1、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社会卫生活动的宏观管理规律②社会卫生活动的微观管理规律。
2、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办法有调查研究办法、试验研究办法、比较研究办法等。
3、1996年12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国内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肯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4、所谓福利性是指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肯定的福利政策,各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投入。具体体目前①医疗保障中的福利政策②财政收入的福利政策③医疗卫生服务收费的福利性。
5、所谓公益性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卫生事业是使全体社会成员一同受益的公益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内容包含①举办卫生事业不收取投资回报②卫生事业享有政府给予的某些特权③卫生事业机构应承担公共义务④政府对卫生工作进行政策干涉和法律管理。
6、影响国内卫生事业性质的主要原因①社会主义规范决定了国内卫生事业的性质②经济进步水平也决定了国内卫生事业是肯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的性质。
7、建国以来国内先后确定过两个卫生工作方针。①1952年确定的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②1991年确定,并经1996年修订健全的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赖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8、国内卫生政策的特征①鲜明的阶级性与肯定一同性相结合②部门性与社会性相结合③强制性与说服性相结合④相对稳定性与持久稳定性相结合。
9、卫生政策的基本职能①指导职能②控制用途(目的性控制、职责性控制、标准性控制、制裁性控制)③调节用途(调节工作关系、调节服务关系、调节利益关系)。
10、国内卫生改革主如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的。国内卫生事业改革历程了两个历史阶段①第一个历史阶段的卫生改革政策(1978年1996年) 。
目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改变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有益于防病治病,利民便民
基本内容:①积极进步卫生机构②扩大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的自主权③允许和鼓励在职职员有偿面试和业余服务④改革收费规范,改变补偿机制⑤积极为农村培训人才,巩固进步三级医疗保健网,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体制,组建多种形式村级卫生组织不足①对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缺少策略性政策②对医药成本上升水平的控制缺少策略性政策③有的政策落实不够好,有的改革政策则有失误 ②第二个历史阶段的卫生改革政策(1996年目前) 目的:增强卫生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卫生机构和卫生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卫生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主要内容:改革卫生管理体制②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③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④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体制